第261章饵吃了,吐钩不吐肉
这会儿让卫东才觉得差距哪里才止三十年。
还在岸边遥远的眺望,对面只是片隐约的海岸线。
可随着两三里距离的海面飞驰,轮廓逐渐清晰接近,居然是在一座郁郁葱葱的小岛边角,有座颇具匠心的海边建筑。
不高大,四层楼层层迭迭的充满现代设计风,而后面起伏的山崖树林中还藏着两三栋这样的建筑。
体量都不算大,隐藏在茂密的树林中,仿佛世外桃源。
对三位从未见过海,更没体验过海边玩耍,甚至都没体验过户外游玩的土包子来说,真就是个全新的世界。
之前那游乐园、动物园还能在认知范围内。
这片看起来只有两三百米宽的建筑海滩,周围全都是小岛野生树林的包围,没有所谓游乐场的那些设施,就充满自然和悠然野趣的清净。
有条水泥栈桥从海角伸进水面,尽头还有个玻璃房子的凉亭用餐区。
可以想象,只要不是骄阳似火的高温下,坐在这伸入海面的水上餐厅里,吹着风,喝点啤酒,整点烧烤,绝对的人生享受,要是给钓鱼佬再来根鱼竿,完美。
秦羽烨完全没有让卫东以为的那种三级片女王该有的烟视媚行娇滴滴,娴熟的操艇靠边,自己抛绳上岸。
唯一的男人下意识的想自己跳上岸帮忙,却被十七岁的少女喊停,虽然听不懂她的粤语,但明显是别逞能,很危险,坐好不要动就行。
就有一丢丢男人的挫败感。
尤其是这一年如此大展宏图的局面下。
沈翠月全程跟个表情包似的,紧靠在快艇角落左右手抓紧边沿,满脸紧张到呲牙,她最引以为傲的变幻脸色全都变成紧绷,现在放缓靠岸才挤出个笑容给让卫东,满眼的讨好都写着“可以的,你看多能干!”。
让卫东发现她其实胆子有点小。
反倒是凤雏大大咧咧的若无其事,居然在快艇轰鸣中,开发出用英语跟秦羽烨交流的方式。
好了,现在她反而成为可以语言交流的存在。
那边登船的小码头就是个私人巷道的后院,自然把记者们全都甩掉,其实从游乐场出来跟上的记者就没多少了。
一身牛仔衣的秦羽烨才好像展露出她的真实性情,手脚麻利的把缆绳固定在码头台阶边,伸手挨个儿拉了人下船,没什么扭捏的带路过栈桥。
用英语介绍:“这是劳森从六零年代就开始的建设的海滨旅游俱乐部,那时我还没出生,刚开始他想做游艇俱乐部,后来发现服侍富豪,不如做大众的生意,所以逐渐演变成这样。”
翻译的董雪晴还解释:“劳森是她哥哥的英文名,哥你也取一个不?”
让卫东和沈老三都表示不屑,洋名儿有什么稀罕。
栈桥百来米距离,有工作人员出来迎接,从这个本是乱石滩的海角走进绿草丛荫的精美修缮小道,走进那座漂亮的海边建筑。
进门就是酒店前台接待的布局,秦羽烨显然很熟悉这里,直接带着从旁边上楼,充满设计感的造型台阶直通屋顶。
有个漂亮的大露台,可以在上面开派对、眺望海面用餐的那种浪漫。
现在就是瞭望台。
可以纵览周围所有地形设施。
让卫东终于看清了,这尼玛不就是个大规模的农家乐吗?
或者说民宿。
没到酒店那种规模档次,但跟环境融合得更细致巧妙。
海面上有用白色漂浮球围成的巨大方框,秦羽烨介绍说是防鲨网,那么就能保证这条百米宽的私家海滩安全。
而旁边的绿化草坪边,是个异形的鱼塘,甚至还做了半边游泳池,远处有网球场。
最独特的,可能是另一面有个巴掌大的无人岛,和这海角间通过条两三百米长露出水面的碎石脊连接。
现在都能看到那无人岛上,反而有不少游客,在兴致勃勃的野炊、露营、游玩。
让卫东记忆中三十年后的内地,相当流行各种自驾游,每年大院里的年轻人们都会相约出行,是朝着大城市潮流看齐的旅游方式。
四十年后又确实流行起各种民宿,朋友圈发点心灵感悟的文字。
这是人家二十年前的玩法!
怪不得新世纪后,hk人还是各种瞧不起内地,实在是他们领先了太久,被穷亲戚迅猛追上还超越的滋味确实不好受。
但秦羽烨表达的是这种时代差距来自秦志明:“劳森是个拥有无数奇思妙想的天才,他似乎总能超越时代的想到很多爱迪尔,可他似乎总是差那么一点点把事情做完美的遗憾,就像你给他提到录影带生意的深入玩法,他是hk酒吧里最先意识到卡拉ok的优势,也是最早琢磨着给我拍几支歌曲来方便学校登台演唱,却没想到可以拓展成这么大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