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遁去的庙
这次在衍真宗做客的人,正是千仞门的一众,其中也包括了寻阳子。
此刻在衍真宗的仙阙殿内,气氛并没有外头门下弟子之间那么融洽,衍真宗掌教昌若羽对于这些访客并没有那么热情。
实际上有些时候很多事都是双向奔赴的,修行界一些人不太喜欢真一道的人,而真一道的人何尝不是对那些偏离正统的修士有些看不上呢。
这种状况在修为比较低的门人之间还好,修为越高反而越明显。
昌若羽对于千仞门的接待,主要是也是本着同为仙道修士的基本客气,所以气氛也比较僵。
寻阳子倒是始终客客气气的。
“呃,看来昌掌教确实也是事务繁忙,我等前来拜访多有叨扰,还望海涵。”
昌若羽看了寻阳子一眼,淡淡道了一句“无妨!”,但心中却腹诽一句。
知道叨扰,知道我忙那还来?
“不知几位道友前来所为何事?不会真的如访函中所言,只是来叙旧拜访的吧?”
衍真宗是修的真一道,千仞门修的是兵真道,如果不是因为也带个“真”字,昌若羽甚至未必想见他们一面。
事实证明见了之后昌若羽就后悔了,来的人一幅世俗谄媚的嘴脸,一点都不“真”。
昌若羽的话说出来,浓浓的距离感几乎是扑面而来,寻阳子与同来的师兄对视一眼,后者微微点头。
与修真一道途的人交流,如果你不是也修的真一道,那最好还是直来直去,别有那么多弯弯绕绕,他们只要不认可你,那就听不进你说的话。
“确实并非访函中说的那么简单,那不过是一些表面之语,真实目的乃为此册而来!”
说话间,寻阳子直接从袖中取出一卷淡金色的竹简,其上隐隐似有灵光在一呼一吸般闪动。
此书一出果然引起了包括昌若羽在内的一众衍真宗修士的注意,而寻阳子也不卖关子,直言说明此书是什么。
“此书乃是我千仞门早年所得之物,嗯.如今算是与凌云宗共有,我等遂一起参悟却不得真解,遂多年来一直被封存于门中,不过近年来又偶有所得,只觉似乎是一部修真秘典.”
此话一出,衍真宗的一众明显更加关注,寻阳子心中一笑,脸上却保持严肃地继续道。
“凡我仙道修士,何人不想要修得真道,只是我等自觉心力不足,遂存了持此书拜访真一道高人的打算,如今便寻到了贵宗处了,还望昌真人不吝赐教!”
寻阳子说的基本都是实话了,这竹简确实很珍贵,也确实是与凌云宗共有,上头的景色纹路其实是两方宗门下的禁制。
最初两宗上层的想法,其实是想要与某个元神高人交好,然后借助对方的学识,旁敲侧击帮助理解这竹简上的东西。
不过自打当年疑似见过凌霄境高人之后,事情就慢慢有了变化,到如今两宗也存了与真一道交好的念头,拿出了一些能吸引到真一道中人的东西作为交流之物。
当然没说假话却藏了一截,因为千仞门手中的竹简其实有三篇,这次拿的只是其中一篇而已。
昌若羽等人听完寻阳子的叙述,视线早已经聚焦到了这书册上面,而寻阳子这会也不耽搁,直接松开手,让竹简悬浮空中,随后伸手一指点在上头,其上的金色纹路就像丝线一样纷纷向两边解开。
不一会,竹简就缓缓在空中展开,其上的文字也浮现金色光辉。
“《太一录偏卷二》.”
只是竹简并没有之前外在看起来那么完整,展开到三分之一的时候,后面的全都残缺了,有的竹签断了半截,有的则被灼烧得面目全非.
“这,这何其不幸啊!”
衍真宗一位老修士忍不住悲叹一声,其他人虽心中依旧亢奋,可也是差不多面露悲戚,为何残缺呢!
寻阳子倒是也在此刻感叹一声。
“能有此残卷,亦是大幸了”
在场修士不由微微点头,这气氛也算是才有了几分仙门修士之间交流该有的样子。
仙阙殿外,千仞门的几个后辈弟子还等候在这,如果交流不成功,估计他们也待不久,很快就会随着师门长辈一起离开这衍真宗了。
不过没多久,有一名衍真宗的长辈从仙阙殿内走了出来,安排衍真宗弟子带着来客中的小辈在宗门中逛一逛,并且安排一个暂居之所,便也说明里面交流算是十分融洽。
这一点倒是让衍真宗的弟子略微意外。
等到真的到了千仞门弟子独处的时候,那个小师弟终于将之前所见和心中所想和师兄说了出来,只是后者在惊愕之余,除了告诫同行之人保持冷静之外,也只能等长辈有空的时候再另行说明了。
——
衍真宗祖师殿处,道衍子已经带着庄霖进入了殿内,这里没有什么多余的事物,只是在大殿中央立着一尊巨大的石像。
这石像乃是衍真宗创派祖师的人像,一手握剑,一手则托举着一份文书,站在大殿中央目视前方,或许能给衍真宗弟子带来一些威严感,但在庄霖这显然是没太大感觉。
祖师殿中光线比较昏暗,只有一些长明的灯火照亮部分区域。
道衍子对着大石像作揖行了一个大礼,随后直接伸手一招,一点黄色玄光就从石像托举文书的手上亮起,随后飞下来一卷三尺多宽的图画,很快也落到了道衍子手中。
“前辈,这就是我门中的堪舆宝图,请前辈过目!”